1 观察物体(三)

1 电子教材

2 单元内容结构

5b-1

3 单元教学目标

  1. 能根据给出的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让学生体会可能有不同的摆法。
  2. 能根据给出的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体会有些摆法的确定性。
  3. 通过用小正方体拼搭几何组合体的活动,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积累活动经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 单元作业目标

  1. 能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体
  2. 能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正确摆出或辨认相应的几何体

5 教材解读

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及心理发展规律,教科书按从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对观察物体分三个阶段进行编排。

本单元的内容虽然只有两道例题,但内容编排也是由易到难。例1教学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对几何组合体进行还原,即根据给出的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例2教学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还原几何组合体,即根据给出的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

需要注意的是,本单元所有要摆的立体图形都是组合的小正方体,它们中间是没有分开的,并且都是棱和棱的拼摆。如果学生出现分开摆放的情况,可适当说明。另外,根据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还原该几何组合体,有时候摆法也不是唯一的。学生需要借助空间想象力进行操作,初步经历逆向思考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6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学习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和单个的立体图形以及几何组合体,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观察各种立体图形,在拼搭积木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一定的动手操作的经验,所以,本单元的直观观察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难。但是根据从一个或多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还原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需要学生借助空间想象力进行逆向思考,推理出几何组合体的原形,这些是义务教育阶段需要培养的数学核心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也是教学的难点。

7 教学策略

  1. 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索。由观察到的平面图形(形状图)还原到立体图形(几何组合体),需要将抽象的空间想象具体化。教学时,需要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借助直观表象进行推理,在拼摆小正方体的活动中不断验证、加以完善,探索出搭配的方法。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让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2. 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交流和表达。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需要动脑、动手、动口,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其中表达是学生感悟的具体体现,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有利于他们从多角度去感悟,强化感知和思维,丰富活动经验。在交流的过程中,有些空间位置的描述,学生难以表达,在教学时,最好用 “排、列、层” 等术语引导学生表述,帮助学生表达清楚自己头脑中的图形。

请 Ta 喝咖啡 ☕️

喝咖啡记录:

日期 昵称 金额 备注
2024-04-09 21:42 *颢 ¥9.90 喝咖啡